top of page
  吉 客 分

NIHAO

作家相片城際小巷旅行人 1 號

【杜倫走讀】英國諾曼式的指標性建築|Durham Cathedral

已更新:2022年10月4日


吉客鏈:世界遺產 X 1066 英國諾曼史 X 指標性教宗建築


 

最近有幾條閱讀軸線在進行,一是台灣自荷西時期開始的演進,二是由楊照所導讀的司馬遷史記,三是由 Roy Strong 所梳理的 The Story of Britain - 這是本如同司馬遷史記的英國通史,從羅馬行省時期寫到英國脫歐的演進;交錯著閱讀,有助於反思,由於人壽有限,年輕時僅將歷史當年份在背,没有智慧將事件發生背後所影響的生活習慣、文化交融、建築環境予以連貫思考。


現在雖有了五十知天命的成熟,對重思知識有興趣但怕時間不夠,只能將閱讀後,對關心度高的事件予以彙整分享。這篇吉客文想寫英國在第二次被外族征服後的影響 - 即 1066年被北法諾曼人征服,由 William the Conqueror 為王時,對 Durham 的宗教建築所帶來的指標性影響。



西元 1066 年


1066年,在中國是北宋英宗時期,北宋時期的工商業發達,GDP佔全球四分之一強;台灣還只是個蠻荒島嶼,住著南島語系的原住民;而這個時候的英格蘭正在面臨外族入侵,而這入侵者是由法國諾曼第自認擁有英格蘭合法繼承者的威廉一世所領軍,登陸後在英格蘭各地揭起戰事,終讓其攻下並在同年12月25日在西敏寺加冕為王。威廉一世即位後及其繼位者的高壓統治,改變了英國歷史的走向,不論是商業、宗教或文化、建築上,變成了和歐洲大陸相傳承的局面。


威廉一世為了保護諾曼人,各地修建城堡防衛,避免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叛亂,這些城堡包括至今仍大有名聲的倫敦塔中的白塔。建造白塔的石材還是從法國諾曼第運來的呢!在當時的建築很多都是由諾曼修道士來設計及負責興建。


在威廉一世末期之 1093年,於 Durham 興建大教堂 - Durham Cathedral,這教堂也是由一位諾曼修道士來設計建築。漢爺提醒姐,在威廉一世跨英吉利海峽入侵時,是有羅馬教宗的支持,這些從歐陸來到英國的諾曼人,也帶來了當時類羅馬式的建築風格 - 後稱羅曼式風格(Romansque Style) 到英格蘭,予以就地取材及興建在地化,進而演化成英式的羅曼風格 - 後稱諾曼式風格(Norman Style)。而興建羅曼式風格的大教堂,是對羅馬主教的示忠及致敬。


 

這似乎像是台灣在日領時期,1873年日本岩倉使節團從歐洲考察回來後,一些留歐學成的建築師,先派遣來台,在台灣建設公共建築時,這群洋派的日本建築師興建了在台灣才有的和式歐風建築。如興建「總督府」- 即現在的總統府,有指標性使用目的,也是集後期文藝復興式精華於一體的大型建築。

 

諾曼式建築


當一進到 Durham 市中心,可以感受到「中世紀」的氛圍,在大教堂旁也設有「世界遺產文物館」,進入參觀 Durham Cathedral 前,可以先有一些文教科普,是蠻充實的一趟走讀。(吉客棧中的「世遺場域」 https://www.ichic.tw/heritage


(Photo Credit | Chi Hsu)


  • Durham Cathedral

Durham 大教堂是英格蘭境內極具代表性的諾曼式建築,姐在 2016年到訪,拍了環景錄影,吉友們可以看看:


(Video Credit | Chi Hsu)


從影片中,是否感知到「厚實」的牆體?!有一篇姐在梳理前述所說的建築型式時,看到一篇介紹的很好的文章,點這 可以看更多(英文)。


文中提到提了大半篇幅的諾曼式建築,是有什麼特色,怎麼看呢?


  • 厚實牆和小窗櫺:建築體的承重是以牆為主,所以蓋高蓋大時,其牆就要愈厚,為了避免承重力被切割,窗戶僅供有限照明,以小窗櫺為原則。

  • 羅曼式裝飾:傳統羅馬式的雕花裝飾,在羅曼式風格時期,已簡化至只在通道處及半拱門窗邊上有幾何圖形的邊飾。

  • 諾曼式半拱門:門的造型非羅馬式的圓形,而是微變形成上略突起下成圓弧的拱門,造型上較有個性。

  • 馬賽克貼磚:這是傳承至拜占庭式建築,因為諾曼人不是只有入侵英格蘭,也南下至西西里島等南義大利地區,在那兒的諾曼式建築特色是會收納拜占庭風格的馬克克貼磚。

Durham Cathedral 只有前三項特色,各位吉客友可以從下面的照片得知一二:

(Photo Credit | Chi Hsu)



後記


從諾曼人在英格蘭所興建的大教堂,和日本人在台灣所興建的總督府,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如果以當時統治者而言,這些都是政治指標性的大型建築;存留至現代的英國及台灣,都是國定古蹟之外(建築年代是差很多的),也都是考證前朝歷代的最佳場域。



Commenti


bottom of page